在线浊度检测仪电极的性能检测需通过系统性测试验证其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核心在于评估电极对浊度变化的响应能力及抗干扰水平。这类检测需围绕灵敏度、稳定性、线性度、抗干扰能力及物理性能五个维度展开,每个维度均需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以保证结果的可追溯性。 
一、灵敏度检测 需将电极置于标准浊度溶液中,溶液浓度应涵盖仪器测量量程的 20%、50% 和 80% 三个梯度。在每个浓度下,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响应值,计算不同浓度间的响应差值与浓度差值的比值,该比值需符合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最小响应系数。检测过程中需保持溶液温度稳定在 25±1℃,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光散射效果。 二、稳定性检测 将电极持续浸泡在 50NTU 的标准浊度溶液中,连续监测 8 小时,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读数。计算所有读数的标准差及最大偏差值,标准差应不超过满量程的 1%,最大偏差需控制在 ±2% 以内。检测期间需确保溶液处于轻微搅拌状态,防止局部浓度变化干扰检测结果。 三、线性度检测 准备至少 5 个浓度呈线性分布的标准浊度溶液,浓度范围覆盖 0 至满量程。依次测量各溶液的读数,以标准浓度为横坐标、实测值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计算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 R²,其值需大于 0.999。若线性偏差超过允许范围,需重新进行电极校准后再次检测。 四、抗干扰能力检测 针对水体中可能存在的色度干扰,可在标准浊度溶液中加入规定浓度的色度物质,对比添加前后的读数偏差,偏差值应不超过 5%。对于气泡干扰,需检测电极在含有微小气泡的溶液中的读数稳定性,气泡消除后的读数恢复时间需小于 3 分钟。 五、物理性能检测 需检查电极外壳的密封性能,将电极浸入清水中加压至 0.1MPa,保持 30 分钟后观察内部是否进水。同时检测线缆接口的耐弯折性能,在 ±90° 范围内弯折 20 次后,检查读数是否出现异常波动。若电极配备清洁装置,需测试其运行效果,确保清洁后电极读数恢复至初始值的 98% 以上。 完成所有维度的检测后,需综合各项指标判断电极性能是否达标。对于检测中发现的性能衰减,需记录衰减节点及对应参数变化,为后续维护更换提供依据。检测所用的标准溶液需在有效期内,且经过计量认证,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