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浊度检测仪作为水质澄清度监测的核心设备,其测量精度依赖于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械部件的完好性。深度保养需从核心组件维护、环境适配及性能验证三方面构建体系,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一、光学系统精密养护 浊度检测的核心光路系统需每周进行三级清洁。初级清洁用专用气吹清除发射端与接收端镜片的浮尘;中级清洁采用无水乙醇浸润的镜头纸做环形擦拭,重点去除指纹油渍;高级清洁每季度一次,使用 0.5% 氨水棉签轻拭光学棱镜,消除长期积累的有机物膜。清洁后需进行光路校准:用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液(10NTU)验证,确保读数偏差≤±0.3NTU。 流通池维护需执行双周深度处理。先拆解流通池组件,用 5% 硝酸溶液浸泡 30 分钟去除金属离子附着,再用超声波清洗仪(功率 300W)处理 15 分钟,彻底清除内壁生物膜。重装时需检查 O 型密封圈的弹性,若出现硬化或裂纹立即更换硅橡胶材质备件,确保承压 0.6MPa 无渗漏。安装后需测试水流稳定性,调整蠕动泵转速使流速稳定在 150-200mL/min,避免湍流产生气泡干扰。 二、机械与电路系统维护 蠕动泵是易损部件,每月需检查泵管压缩量,当管径磨损超过 0.3mm 时及时更换进口硅胶管。电机轴承每半年加注一次特种润滑脂(NLGI 2 级),确保运转噪音≤55dB。电路部分需每季度用压缩空气(0.3MPa)吹扫控制板灰尘,检查接线端子紧固度,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确保在 24V±0.5V 范围内。 环境适应性管理不可忽视。设备工作温度需控制在 15-30℃,湿度≤75%,安装位置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电磁干扰(如变频设备)。在高湿度环境中,需加装防潮加热片,设定露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5℃。户外安装的设备需每周检查遮阳棚和防雨罩,确保通风口无堵塞,散热风扇工作正常。 三、性能验证与故障预警 每月进行全量程校准验证,选用 0.1NTU、100NTU、1000NTU 三档标准液,建立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 R²≥0.999。当发现低浊度段(<1NTU)偏差增大时,需检查散射光接收单元的光电倍增管灵敏度,必要时调整增益参数。建立保养台账记录关键数据:包括每次清洁后的空白值(需<0.02NTU)、校准偏差、部件更换时间等,通过趋势分析提前预警潜在故障。 应急处理机制需覆盖常见故障。当出现读数跳变时,优先检查流通池是否有气泡,可通过增加排气阀或调整进水管路坡度解决;若读数持续偏高,需排查光源强度衰减,用光谱仪测量波长偏差,确保在 860nm±10nm 范围内。重大维护后需进行 48 小时连续运行测试,确认数据波动幅度≤±1%,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