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COD测定仪作为精密分析设备,其内部光学系统、电路模块及反应部件对灰尘和震动极为敏感。有效的防尘防震措施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能避免因部件受损导致的检测数据偏差,需从设备放置、日常使用、存储维护等多环节建立系统性防护体系。 一、防尘措施需聚焦于阻断灰尘侵入与及时清除积尘 设备放置需选择粉尘浓度低的室内环境,远离车间、施工现场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若周边环境粉尘较多,应加装空气净化器或在仪器外配备防尘罩(非运行时使用)。仪器自身的散热孔是灰尘侵入的主要通道,可在散热口加装可拆卸的防尘网,每周用压缩空气吹除网面灰尘,每月拆开网罩清理内侧积尘,防止灰尘堵塞影响散热效率。光学检测单元是防尘核心,比色槽及光学镜片需每日使用专用镜头纸擦拭,避免指纹与灰尘混合形成顽固污渍;长期不用时,需在比色槽内放置干燥硅胶片,防止水汽凝结吸附灰尘。此外,试剂添加过程中需避免泼洒,若不慎污染仪器表面,应立即用中性清洁剂擦拭,防止残留液体黏附灰尘形成腐蚀。 二、防震措施需从放置基础与运行环境两方面着手 仪器需放置在稳固的实验台面上,台面需经水平校准,避免因倾斜导致内部部件受力不均。台面下方应避免设置抽屉或活动层板,防止开关抽屉产生的震动传导至仪器;若实验台与地面存在共振,可在仪器底部垫置防震垫(如橡胶材质,厚度 5-10mm),通过缓冲作用吸收外界震动。仪器运行时,需避免周边进行敲击、搬运重物等剧烈活动,操作台面上不得放置与检测无关的重物,防止意外碰撞导致仪器位移。内部部件的防震维护同样重要,定期检查仪器外壳与内部结构的连接螺丝,若发现松动及时拧紧;光学模块与电路接口处的连接线需固定整齐,避免因晃动导致接触不良。对于带有加热或搅拌功能的部件,需确认其固定支架牢固,防止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扩散至其他单元。 三、长期存储阶段的防护需进一步强化 仪器停用超过一周时,需断电后套上密封性良好的防尘防潮罩,罩内放置防潮剂与防虫剂,防止灰尘、湿气及虫蛀侵蚀。存储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堆放在墙角或地面,应使用专用支架抬高放置;周边禁止堆放重物或易倾倒物品,防止意外碰撞。重新启用前,需先拆除防护装置,用压缩空气全面吹扫仪器表面及缝隙,检查内部部件是否因存储期间的震动出现松动,确认无异常后方可通电预热。 日常维护中需建立防尘防震检查台账,记录防尘网清洁时间、防震垫状态、部件紧固情况等信息,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护漏洞。通过系统性的防尘防震管理,可有效降低灰尘堵塞、部件松动等问题的发生概率,保障仪器长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