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水质监测系统通过在线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与终端平台实现水质实时监控,长期运行中易受设备损耗、管路异常、环境干扰等影响出现问题,需针对性排查解决,具体如下: 一、数据异常类问题及解决 数据异常是最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漂移、波动过大或无响应。数据漂移时,先检查传感器是否超期未校准,若需校准则用标准溶液按规程重新标定;若校准后仍漂移,排查传感器是否老化,更换失效部件(如电极膜、光学镜片)。数据波动过大,优先检查采样管路是否存在气泡或水流不稳,排空气泡并调整采样泵压力;其次查看周边是否有强电磁干扰,远离干扰源或加装屏蔽装置。数据无响应时,先检查传感器与传输模块的线路连接,重新插拔接头并做好防水;若线路正常,检测传感器是否损坏,更换故障传感器后重启系统。 二、设备故障类问题及解决 设备故障集中在传感器、采样泵与传输模块。传感器故障时,若显示 “检测错误”,先清洁传感器探头(如去除生物膜、杂质),干燥后重新安装;若仍报错,检查传感器供电是否正常,修复供电线路或更换电源模块。采样泵故障表现为不抽水或抽水量不足,先拆解泵体清理内部杂质(如泥沙、絮状物),检查泵管是否老化开裂,更换损坏泵管;若泵体电机故障,需更换同型号电机。传输模块故障导致数据无法上传,先检查网络连接(如 4G 信号、网线接口),重新配置通讯参数;若网络正常,重启传输模块,仍异常则联系厂家维修或更换模块。 三、管路系统问题及解决 管路问题易导致采样异常,影响监测准确性。管路堵塞时,先关闭系统,拆除管路用高压清水冲洗,若堵塞严重,用专用疏通工具(如软毛刷)清理,避免损伤管路;定期更换管路过滤器,防止杂质累积。管路渗漏时,检查接口处密封件(如 O 型圈、生料带),更换老化密封件并重新拧紧接口;若管路破损,截取破损段更换新管路,确保连接牢固。管路死水时,调整采样频率(如缩短采样间隔),或在管路末端增设排空阀,定期排空滞留水,避免水质变质影响检测。 四、环境干扰类问题及解决 环境因素易间接影响系统运行。温度异常(超出 5-40℃)时,在设备周边加装温控装置(如保温套、散热风扇),确保环境温度稳定;湿度超标(相对湿度>85%)时,放置干燥剂或安装除湿机,防止设备电路受潮短路。水质基质干扰(如高浊度、高腐蚀性)时,在采样端加装多级过滤装置,或添加专用掩蔽剂(按说明书要求);若水样腐蚀性强,更换耐腐材质管路(如 PE 管、不锈钢管),延长设备寿命。此外,定期清理设备周边杂物,避免遮挡传感器或影响散热,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