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日常维护是保障其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需覆盖设备状态、数据传输、管路通畅及环境适配等多个维度,通过规范化的检查与处理,减少故障发生率,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监测设备的日常检查需聚焦核心功能部件。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前端,需每日检查其清洁度,清除表面附着的水垢、微生物膜或悬浮颗粒物,避免污染物覆盖影响检测精度。光学类传感器需重点核查光路通畅性,确保无污渍遮挡或气泡干扰;电极类传感器需检查电极膜完整性与电解液液位,若发现破损或液位不足需及时更换。检测仪器的显示面板与操作按键需定期清洁,防止灰尘堆积导致操作失灵,同时确认设备运行指示灯状态正常,无异常报警信号。 数据传输系统的维护需保障通讯顺畅。每日查看数据传输终端的信号强度与连接状态,确认实时数据能正常上传至管理平台,无丢包或延迟现象。定期检查通讯模块的天线连接是否牢固,接口处有无腐蚀或松动,必要时进行紧固或除锈处理。本地数据存储设备需定期检查存储空间,及时清理冗余数据,确保新数据能正常写入,同时验证数据备份功能,防止突发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管路系统的维护需确保样品流通顺畅。每日检查采样管路有无堵塞、泄漏或弯折,观察流量计显示的流量是否稳定在正常范围,若发现流量异常需排查管路内是否存在沉积物或生物附着。采样泵的运行状态需重点关注,听辨工作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响或振动过大现象,定期清理泵体过滤器,防止杂质进入泵腔造成磨损。阀门与接头处需检查密封性,若发现渗漏需及时更换密封垫,避免样品流失或外界污染渗入。 电源系统的维护需保障供电稳定。每日检查主电源电压是否在额定范围内,UPS 备用电源的电量是否充足,确保断电时能自动切换供电。电源线路的绝缘层需定期检查,有无老化、破损或鼠咬痕迹,接头处是否牢固,防止短路或接触不良。太阳能供电系统需清洁光伏板表面的灰尘、鸟粪等遮挡物,确保光电转换效率,同时检查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避免过充或过放导致寿命衰减。 校准与校验工作需按周期执行。根据设备说明书要求,定期对传感器进行零点与量程校准,使用标准溶液验证检测精度,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需重新校准并记录。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实际样品的平行样比对,通过重复检测评估设备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发现异常时及时排查原因。校准用标准溶液需检查有效期与储存状态,确保浓度准确,避免因试剂问题影响校准效果。 环境适应性维护需减少外部干扰。监测站点的防护箱体需定期检查密封性,防止雨水、灰尘或昆虫进入,箱体内部需保持干燥,可放置干燥剂并定期更换。安装支架的稳固性需定期检查,若发现松动或锈蚀需及时紧固或防腐处理,确保设备在风雨等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周边环境需清理,移除可能遮挡采样口的杂草或杂物,避免人为破坏或意外碰撞。 应急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完善需常态化。定期模拟设备故障、通讯中断等突发情况,检验应急处置流程的有效性,确保维护人员能快速响应并采取正确措施。备用部件与工具需定期清点,确保种类齐全、性能完好,存放位置便于取用,缩短故障修复时间。维护记录需详细完整,包括维护时间、内容、更换部件型号及设备状态变化等信息,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日常维护,管网水质监测系统能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有效降低故障风险,为管网水质的持续监测提供可靠保障,确保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水质变化,支撑科学的水质管理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