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水养殖、盐湖监测等高盐环境中,叶绿素在线分析仪电极易受盐雾腐蚀、结晶附着等问题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和寿命缩短。以下保养指南可有效应对高盐环境挑战,延长电极使用寿命。 强化清洁流程去除盐结晶是核心。高盐水体蒸发后,会在电极表面形成坚硬盐垢,堵塞光感通道。建议每日用 35℃温水冲洗电极 1 分钟,软化表层盐粒;每周使用 5% 柠檬酸溶液浸泡电极 20 分钟,利用酸性环境溶解碳酸盐结晶,浸泡后需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避免酸液残留加速电极老化。对于光电极,需用专用镜头纸轻擦光学窗口,防止刮伤影响透光率。 加装防护装置隔离高盐侵蚀能减少直接损害。在电极外部套上多孔聚四氟乙烯保护套,利用其耐腐蚀性阻挡大颗粒盐结晶附着;在设备接线处涂抹硅橡胶密封剂,防止盐雾渗入内部电路。若监测点盐浓度超过 35‰,需为电极加装微型循环冲洗装置,每小时自动用去离子水冲洗 30 秒,降低局部盐浓度。 优化校准频率与方法可避免误差累积。高盐环境易导致标准溶液浓度漂移,校准前需将标准液预热至工作温度(与水样温差不超过 2℃)。建议采用 “两点校准法”:先用去离子水校准零点,再用匹配盐度的叶绿素标准液校准量程,每两周校准 1 次。校准过程中,电极需在标准液中稳定浸泡 5 分钟以上,确保读数稳定后再记录数据。 控制工作环境温湿度至关重要。盐雾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腐蚀性更强,需将设备安装在通风干燥的控制柜内,环境温度控制在 15-30℃,相对湿度不超过 70%。控制柜内可放置硅胶干燥剂,每周检查并更换,同时加装小型排气扇,每小时换气 3 次,减少盐雾聚集。 长期停用的特殊保养不可忽视。设备停用超过 72 小时,需将电极从监测点取出,用 10% 硝酸钠溶液浸泡 10 分钟中和盐分,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干燥后将电极放入装有硅胶干燥剂的密封盒,存放于 0-4℃冷藏环境,避免高温导致电极内部电解液变质。重新启用前,需在工作盐度的缓冲液中浸泡 2 小时,待电极性能稳定后再投入使用。 通过以上措施,可将高盐环境下叶绿素电极的使用寿命从常规的 3-6 个月延长至 9-12 个月,同时保证测量误差控制在 5% 以内,为高盐水体生态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日常运维中需建立盐度与电极状态关联台账,根据盐浓度波动动态调整保养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