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BOD五日生化测定仪通过微生物在五日培养期内对有机物的代谢消耗,结合试剂检测溶解氧变化计算 BOD 值,检测前水样处理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干扰因素、优化微生物代谢条件,确保水样符合仪器检测要求,避免因水样预处理不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或培养失败。处理需遵循 “代表性采集、针对性除扰、精准调节” 原则,分步骤完成预处理操作。 水样采集与保存需保障水样代表性与微生物活性,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采集时需使用洁净、干燥的专用采样容器(如棕色玻璃瓶,避免光照影响微生物),采样前用待测水样润洗容器 2-3 次,防止容器残留物质污染水样;采集过程中需避免水样曝气(如缓慢注入容器,留有 10%-15% 顶空),防止溶解氧浓度异常波动,同时避免采集水面浮渣或底部沉积物,确保水样均匀。采集后需立即密封容器,若无法即时检测,需在 0-4℃低温环境下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且保存期间不得添加防腐剂(如硫酸、硝酸),防止破坏水样中原有微生物群落,影响后续生化反应。检测前需将水样恢复至 20-25℃室温(放置 1-2 小时),避免温度骤变刺激微生物,确保代谢活性稳定。 干扰物质去除需针对性消除影响微生物代谢或检测反应的成分。首先处理悬浮颗粒物:若水样浊度较高(如超过 100NTU),需通过离心(转速 3000-5000r/min,离心 5-10 分钟)或过滤(使用 0.45μm 微孔滤膜,滤膜需提前用无离子水润洗)去除悬浮颗粒,防止颗粒吸附有机物或微生物,导致 BOD 检测值偏低,同时避免颗粒堵塞仪器进样管路或附着在溶解氧电极表面,影响检测精度。其次消除毒性物质:若水样含重金属离子(如汞、铬)、酚类化合物或强氧化剂(如氯、臭氧),需根据毒性物质类型进行处理 —— 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螯合剂(如 EDTA)络合去除,酚类物质需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需经预处理去除自身有机物),强氧化剂需加入硫代硫酸钠等还原剂中和,确保处理后水样毒性降至微生物可耐受范围(通常需通过预实验验证:加入少量微生物菌剂后观察是否有代谢活性),避免毒性物质抑制或杀死微生物,导致培养失败。 水样参数调节需优化微生物代谢的 pH、溶解氧与营养条件,确保生化反应正常进行。pH 值调节是关键:需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将水样 pH 值调节至 6.5-8.5(使用精密 pH 计监测),若 pH 过低(<5.5),会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pH 过高(>9.5),会影响酶活性,两者均会抑制微生物代谢。调节时需缓慢滴加酸碱溶液,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 pH 骤变损伤微生物。溶解氧调节需控制初始溶解氧浓度在 6-8mg/L:若水样溶解氧过高(如曝气后超过 9mg/L),可通过静置避光脱氧(放置 1-2 小时);若溶解氧过低(<4mg/L),需通过温和曝气(如用无油空压机缓慢曝气 10-15 分钟)补充,确保初始溶解氧能满足五日培养期内微生物代谢需求,同时避免溶解氧过高或过低导致 BOD 计算偏差。此外,需补充营养盐:向水样中加入适量氮、磷营养盐(如氯化铵、磷酸二氢钾,按仪器说明书推荐浓度添加),确保水样中碳、氮、磷比例符合微生物代谢需求(通常 C:N:P=100:5:1),避免因营养缺乏导致微生物代谢速率下降,影响 BOD 检测值准确性。 水样稀释与接种需根据水样 BOD 浓度适配仪器检测量程,确保培养后溶解氧变化在有效范围(通常消耗 2-4mg/L 溶解氧)。若预估水样 BOD 浓度超过仪器量程(如超过 600mg/L),需用稀释水(经曝气除氧、添加营养盐的无离子水)进行梯度稀释,稀释倍数需通过预实验确定(通常选择 2-3 个稀释倍数,确保至少一个稀释倍数的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消耗符合要求),稀释时需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不均。若水样中微生物数量不足(如经过消毒的废水、工业废水),需接种微生物菌剂(如活性污泥上清液、商品化 BOD 接种液),接种量按仪器说明书控制(通常为水样体积的 1%-5%),接种后需静置 30 分钟,让微生物适应水样环境,确保培养期内有足够活性参与代谢。稀释与接种后,需立即进行空白对照实验:取等量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按相同步骤处理后作为空白样,用于扣除实验过程中稀释水自身有机物消耗或接种液带来的 BOD 值,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水样处理完成后需立即开展检测,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有机物分解或微生物活性变化。处理过程中需全程避光(使用棕色容器或包裹黑布),防止光照促进藻类生长消耗溶解氧,干扰 BOD 检测结果;同时需使用无离子水清洗所有实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每一步处理操作规范,为台式BOD五日生化测定仪提供符合要求的水样,保障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