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式浊度测定仪作为实验室水质浊度检测的常用设备,闲置期间的规范存放是避免部件老化、性能衰减的关键。需从设备清洁、部件保护、环境管控等多维度落实存放措施,确保再次启用时能快速恢复稳定检测状态。 存放前的全面清洁是基础步骤,需彻底清除设备内外残留污染物。首先处理检测核心部件:取出比色皿,用清水冲洗内壁至无试剂残留,再用专用无绒布吸干水分,若有顽固污渍,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轻柔擦拭,避免刮伤透光面;比色皿槽需用干燥棉签清理内部灰尘与积液,防止残留试剂腐蚀槽体或滋生微生物。其次清洁设备外部:用湿抹布擦拭机身外壳,去除表面灰尘与指纹,重点清理操作面板按键缝隙,可借助软毛刷清除细小杂质;试剂加注管路(若设备配备)需用清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液清澈,再通入压缩空气吹干管路内残留水分,避免管路内壁结垢或发霉。 关键部件的专项保护需针对性操作,防止核心组件损坏。比色皿作为光学检测核心,存放时需放入专用保护盒,盒内铺垫柔软缓冲材料,避免比色皿之间碰撞或受压;若长期闲置(超过 1 个月),可在保护盒内放置干燥剂,防止比色皿因环境潮湿产生雾斑。试剂相关部件需单独处理:清空试剂瓶内剩余试剂,用清水冲洗瓶壁后晾干,再加盖密封保存;试剂管路需拆解后用干燥袋包裹,避免管路老化或受虫鼠破坏。此外,设备电源线需整理整齐,避免过度弯折导致线路内部断裂,插头部分需用绝缘袋包裹,防止灰尘进入或金属触点氧化。 存放环境的严格管控直接影响设备寿命,需满足温湿度、洁净度等核心要求。温度方面,存放区域需保持在 5-30℃,避免长期处于高温(超过 35℃)或低温(低于 0℃)环境,防止设备内部电子元件老化或光学部件性能偏移;湿度需控制在 30%-70%,可通过放置除湿机或干燥剂调节,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电路板受潮短路、金属部件生锈。洁净度上,存放空间需远离粉尘源、腐蚀性气体(如实验室常用的盐酸、氨水挥发气),最好单独放置在密闭储物柜中,柜内可铺设防尘布,减少灰尘附着;同时避免将设备与重物堆叠存放,防止机身受压变形或部件移位。 闲置期间的定期检查与维护不可忽视,需按周期确认设备状态。短期闲置(1-3 个月):每月开箱检查 1 次,观察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比色皿有无雾斑、破损,试剂管路是否老化;同时接通电源让设备预热 10-15 分钟,检查操作面板显示是否正常,避免长期断电导致内部参数丢失。长期闲置(超过 3 个月):除月度检查外,每 2 个月需进行一次简单性能验证,用标准浊度溶液测试设备检测精度,若发现数据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需及时进行校准调整;此外,需定期更换储物柜内的干燥剂,确保存放环境湿度稳定。 存放后的记录与标识需规范管理,便于后续追溯。建立设备存放档案,详细记录存放日期、存放前状态(如清洁情况、部件完整性)、存放位置及定期检查结果;在设备机身张贴 “闲置存放” 标识,注明存放开始时间与预计启用时间,避免他人误操作或随意挪动。通过以上规范存放措施,可有效保护台式浊度测定仪的核心性能,减少闲置期间的损耗,为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