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余氯检测仪是水质安全监测的关键设备,其数据精准度直接关系到水处理工艺的调控与出水质量。做好日常维护与定期校准,能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误差,延长使用寿命。 
一、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需聚焦核心部件的状态管控。传感器作为检测核心,每日需观察敏感膜表面是否附着杂质,若有絮状物或气泡,可用软毛刷蘸纯水轻拭,禁用金属工具触碰膜层。高浊度水样环境中,建议启用自动清洗功能,每 6 小时冲洗一次;每月用 10% 柠檬酸溶液浸泡传感器 15 分钟,清除水垢后用纯水冲洗至中性。流通池需每周检查,确保水样流速稳定在 0.8-1.5L/min,若发现管道内壁有生物膜,可用 5% 次氯酸钠溶液循环冲洗 20 分钟。试剂管理同样关键,需每日核查液位,显色剂与缓冲液需按标签保质期更换(通常分别为 2 个月和 5 个月),储存温度控制在 4-6℃,更换时需用纯水冲洗试剂管路 3 次以上。 二、定期校准 定期校准需建立科学的周期体系。常规工况下,每 15 天进行单点校准,选用与实际水样浓度接近的标准液(如 0.3-0.7mg/L);每月开展三点校准,覆盖量程的 30%、50%、70% 三个节点。当设备出现数值漂移超 ±8%、更换传感器或试剂批号时,需立即校准。校准前需用 0.1mol/L 盐酸和纯水交替清洗校准杯,倒入标准液后静置 3 分钟待读数稳定,记录数据后按仪器提示完成系数修正,校准后需用新标液验证,偏差需控制在 ±5% 以内。 校准过程中若出现异常,需按流程排查:先检查光源是否稳定,用镜头纸清洁光路镜片;再核查试剂配比,确认无过期或变质;若偏差仍超标的,需检测传感器膜是否破损,必要时更换新膜后重新校准。建议建立《维护校准台账》,详细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执行人、数据变化及异常处理情况,形成可追溯的管理体系。 通过精细化的日常维护与标准化的定期校准,能确保在线余氯检测仪长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水质安全提供持续可靠的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