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检测仪电极作为核心感应部件,其性能状态直接决定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通过系统的维护措施保持稳定运行。电极长期与水样接触,易受污染物附着、电解液损耗、敏感膜老化等因素影响,科学的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日常清洁是维护的基础环节。每次检测结束后,需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表面,去除残留的水样和杂质,避免污染物沉积形成垢层。对于表面附着的有机物或生物膜,可使用专用的弱酸性清洗液浸泡 5-1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意避免使用强腐蚀性试剂,防止损伤电极敏感膜。清洁过程中需轻拿轻放,避免电极受到剧烈震动或碰撞,防止内部结构损坏。 定期校准与电解液补充不可或缺。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感应灵敏度可能出现漂移,需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校准前需确保电极表面清洁,采用标准氨氮溶液进行两点或多点校准,调整仪器读数至标准值范围,确保校准曲线的线性误差符合要求。同时,需定期检查电极内部电解液的液位,若液位低于刻度线,应及时补充专用电解液,补充时需缓慢注入,避免产生气泡影响离子传导。 储存保养需根据使用状态调整方式。短期停用(不超过 7 天)时,应将电极浸泡在专用保护液中,防止敏感膜干燥失效;长期停用(超过 30 天)时,需将电极从检测仪上取下,擦干表面水分后放入干燥的保护盒内,避免与腐蚀性气体或强光接触。储存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 5-35℃,相对湿度不超过 80%,防止电极受潮或老化。 故障排查与部件更换是维护的重要补充。若发现电极响应速度变慢、读数漂移过大或无法校准,需排查是否存在敏感膜破损、内部导线接触不良等问题。若敏感膜出现裂纹或磨损,应及时更换新的电极头;若电极插头处有氧化现象,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后重新连接。日常需定期检查电极线缆是否有破损或老化,若发现绝缘层开裂,应及时更换线缆,防止漏电或信号传输中断。 此外,需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清洁、校准、电解液补充的时间及具体参数,便于追溯电极性能变化趋势。通过系统的维护措施,可有效降低电极故障发生率,确保在线氨氮检测仪持续稳定运行,为氨氮浓度监测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