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余氯测定仪的比色皿作为检测过程中直接接触样品的核心部件,其清洁程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严格遵循规范的清洁要求。比色皿的透光面一旦附着污渍、划痕或残留试剂,会导致光线折射、散射异常,干扰吸光度的精准测量,进而造成余氯浓度数据偏差,影响对水质消毒效果的判断。 
清洁时机的把控是基础。每次检测完成后,需立即对使用过的比色皿进行清洁,避免样品中的余氯与试剂反应产物干涸后附着在内壁,增加清洁难度。若检测间隔时间较长,还需在下次使用前再次检查清洁状况,防止存放过程中落入灰尘或滋生微生物。 清洁方法需科学规范。首先用自来水冲洗比色皿内外壁,去除表面残留的样品溶液;对于附着较紧的污渍,可使用专用的软毛刷轻轻刷洗内壁,但需注意避免触碰透光面,防止造成划痕。若残留物质难以清除,可采用稀释的盐酸或专用清洗剂浸泡片刻,再用自来水冲洗至无残留;最后必须用蒸馏水或超纯水冲洗 2-3 次,确保无清洗剂残留,避免引入新的干扰物质。 清洁过程中的禁忌不可忽视。严禁使用硬质刷子、砂纸或腐蚀性强的化学试剂接触透光面,以防破坏光学性能;不得将比色皿长时间浸泡在酸碱性溶液中,以免材质老化变质;清洁后避免用手直接触摸透光面,如需拿取,应捏住比色皿的磨砂侧面,防止指纹污染影响透光率。 清洁后的存放方式同样关键。洗净的比色皿需倒置在干净的滤纸上沥干水分,或用专用镜头纸轻轻吸干残留水珠,避免在透光面留下水痕。存放时应将其放入专用的比色皿盒内,确保透光面不受挤压、碰撞,同时保持存放环境干燥、洁净,远离灰尘和腐蚀性气体。 严格遵循上述清洁要求,能最大限度减少比色皿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保障台式余氯测定仪的测量精度,为余氯浓度的准确分析提供可靠的硬件基础,进而支撑水质消毒效果的科学评估与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