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总氮测定仪时,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从样品预处理到数据记录的各环节均需注重细节控制,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样品预处理环节的操作需精准规范。采集的水样需通过 0.45μm 滤膜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避免其干扰后续反应。过滤后的样品需立即进行检测,若无法及时分析,需冷藏保存且存放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防止氮形态发生转化。根据水样特性调节 pH 值至中性范围,酸性或碱性过强会影响消解效果,可通过滴加稀酸或稀碱溶液进行调节,每次滴加后充分混匀并复测 pH 值。若水样中含高浓度有机物,需适当稀释以降低基质干扰,稀释倍数需根据预期浓度确定,确保检测值处于仪器线性范围内。 试剂配制与使用需严格把控。所用试剂需在有效期内,外观无变质或沉淀,称量时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分析天平,液体试剂移取需使用校准过的移液管,确保配比准确。消解试剂具有强氧化性,需在通风橱内操作,佩戴耐酸碱手套与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衣物。显色剂需现用现配,配制后避光保存,若出现颜色变化需重新配制。试剂加入时需沿容器壁缓慢滴加,避免剧烈反应导致液体溅出,加液后立即盖紧容器,防止挥发或污染。 仪器操作过程需按步骤执行。开机后需预热仪器 30 分钟以上,待光学系统与温控模块稳定后再进行检测。消解管需清洁无划痕,加入样品与试剂后确保密封严密,避免消解过程中出现泄漏。消解程序需严格按说明书设置,控制温度与时间参数,确保氮元素完全转化为硝酸盐,消解完成后需自然冷却至室温,避免骤冷导致管内压力异常。比色时需用无绒布擦拭管外壁,去除指纹与液滴,放入比色槽时确保位置准确,避免光线折射影响检测。 校准与质量控制不可忽视。每次检测前需进行校准,使用至少三个浓度点的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相关系数需≥0.999,否则需重新校准。同时做空白试验,使用纯水代替样品,按相同流程操作,空白值需低于方法检出限的 1/2,若过高需排查试剂纯度或污染来源。每批样品需插入质控样,验证检测准确性,质控样测量值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需在允许范围内,超出时需重新检测并查找原因。 数据记录与仪器维护需细致周全。检测完成后及时记录原始数据,包括样品编号、检测值、校准曲线参数及环境条件等,数据需双人核对无误后存档。仪器使用后需立即清理,比色槽内的残留液体需用滤纸吸干,试剂管路需用纯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试剂腐蚀部件。定期检查光源强度与比色皿性能,发现异常及时更换,仪器长期不用时需断电并覆盖防尘罩,存放于干燥通风环境中。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操作要点,可有效降低总氮测定仪的检测误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为水质总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