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检测仪通过电极感应水体中氨氮浓度实现实时监测,其安装与初次使用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围绕 “安全安装、精准调试、稳定运行” 目标,按 “准备 - 安装 - 连接 - 调试 - 校准 - 试运行” 六步操作,为后续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一、安装前准备需兼顾环境适配与物资核查 首先确认安装环境:选择通风良好、温度稳定(5-35℃)、无强光直射与剧烈震动的区域,避免靠近强电磁干扰源(如大功率电机、变频器);若安装于室外,需加装防雨防晒机柜,确保环境湿度控制在 40%-80%,防止设备受潮损坏。物资核查需逐一清点检测仪主机、氨氮电极、采样管路、电源适配器、信号线、校准液等配件,检查电极敏感膜是否完好(无裂纹、破损),管路无老化漏液,所有配件型号与说明书一致;同时准备专用工具(如扳手、螺丝刀、万用表)及防护用品(绝缘手套、护目镜),确保安装过程安全合规。 二、现场安装需精准定位与规范操作 先固定检测仪主机:根据安装图纸,用膨胀螺丝将主机支架固定在墙面或地面,确保支架水平稳固,主机与支架连接紧密,避免运行时产生震动;若为壁挂式安装,需确认安装高度便于后续操作与维护(通常距地面 1.2-1.5m)。接着布置采样管路:采样管需选用耐腐材质(如 PVC、PTFE),管路走向需避免弯折堵塞,采样口应设置在水体流动平稳、无死角区域,且远离污染源排放口;管路安装完成后,用清水试压,检查是否有渗漏,确保水样能顺畅流入仪器进样口,流速控制在 10-30mL/min(按说明书要求调整)。 三、系统连接需保障线路安全与信号稳定 电源连接:使用仪器配套的电源适配器,确认输入电压(220V AC)与当地供电一致,电源线需接入带漏电保护的插座,接线时断开总电源,避免触电;主机电源接口需紧固,做好防水密封(尤其室外安装)。信号连接:若为有线传输(如 RS485、4-20mA),将信号线按极性对应接入主机接口,用压线钳固定端子,避免虚接;若为无线传输(如 4G、WiFi),安装天线并调整位置,确保信号强度≥2 格;电极连接:去除电极保护帽,将电极线缆插头与主机电极接口对准插入,旋紧固定螺母,避免接触不良导致信号中断。 四、初次调试需逐一验证设备功能 接通电源后,主机进入自检模式,观察指示灯状态:电源灯常亮、运行灯闪烁为正常,若出现故障报警(如 “电极未连接”“管路堵塞”),需断电排查线路或管路问题。进入仪器操作界面,检查系统参数:确认测量范围、采样间隔、数据存储规则等参数设置符合监测需求,若需调整,按说明书步骤进入参数菜单修改;测试采样泵与阀门:手动控制采样泵启动,观察水样是否正常进入反应池,阀门开关是否灵活,若泵体无动作或阀门卡滞,需检查接线或清理杂质。 五、校准验证是保障检测精度的核心步骤 校准前需准备新鲜的氨氮标准液(低、中、高三个浓度点,覆盖仪器测量范围)与空白溶剂(无氨去离子水),将电极浸泡在空白溶剂中活化 30 分钟,确保电极活性。执行零点校准:将电极放入空白溶剂,待读数稳定(波动≤0.02mg/L)后,启动 “零点校准” 程序,仪器自动记录零点基准;接着进行跨度校准:按浓度由低到高顺序,依次将电极放入标准液,每个浓度点稳定后记录数值,启动 “跨度校准” 生成校准曲线,要求线性相关系数 R²≥0.999;校准完成后,用中间浓度标准液验证,若相对误差≤±5%,说明校准合格,否则重新检查标准液或电极状态,再次校准。 六、试运行与记录需确保设备稳定 校准合格后,将仪器切换至 “自动监测模式”,进行 72 小时试运行:每 6 小时记录一次检测数据,观察数据是否稳定(相对标准偏差≤3%),无明显漂移或跳变;同时检查设备运行状态:采样管路无漏液、电极响应正常、数据传输通畅。试运行期间若出现异常(如数据骤升骤降、报警频繁),需停机排查,待问题解决后重新试运行。试运行结束后,整理安装与调试记录,包括安装位置、校准数据、试运行结果等,建立设备档案,后续按说明书要求制定维护计划,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