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总磷监测仪所用试剂多具有腐蚀性、氧化性或毒性,规范的储存与废弃处置不仅关系到设备检测精度,更直接影响操作人员安全与周边环境。为落实安全管理要求,需严格遵循以下操作规范。 一、试剂储存规范 (一)储存环境控制 试剂储存区域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 5 - 30℃,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低温环境。严禁将试剂储存于火源附近、强电磁场区域或易受撞击的位置,同时远离食品、饮用水及办公区域,防止交叉污染或意外接触。储存空间需配备温湿度计,每日记录环境参数,若超出标准范围需及时调整通风、温控设备。 (二)分类分区存放 根据试剂性质进行分类储存,酸性试剂(如硫酸、盐酸)与碱性试剂(如氢氧化钠溶液)需分开存放,间隔距离不小于 1 米,防止泄漏后发生化学反应;氧化性试剂(如过硫酸钾)需单独存放,避免与还原性试剂接触引发安全事故。不同试剂需按 “先进先出” 原则摆放,定期检查试剂保质期,临近过期的试剂需优先使用,过期试剂及时标记并纳入废弃处置流程。 (三)容器与标识管理 试剂需使用原厂密封容器或耐化学腐蚀的专用容器存放,容器盖需拧紧密封,防止试剂挥发、吸潮或污染。每个试剂容器外需粘贴清晰标识,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保质期及危险特性(如 “腐蚀性”“有毒”),标识模糊或脱落时需及时补贴,避免误用。 二、废弃试剂处置规范 (一)废弃试剂收集 废弃试剂需按性质分类收集,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废弃试剂分别装入专用收集桶,严禁混合收集。收集桶需选用耐化学腐蚀材质,配备带密封盖的容器,桶身粘贴 “废弃化学试剂” 标识,并注明收集日期与试剂类型。收集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试剂接触皮肤或吸入挥发气体。 (二)运输与转移管控 废弃试剂需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置,转移前需填写废弃试剂转移记录,注明试剂种类、数量、危险特性及接收单位信息。运输过程中需将收集桶固定牢固,防止颠簸泄漏,运输车辆需符合危险品运输要求,严禁与其他货物混装,确保运输途中安全。 (三)合规处置要求 严禁将废弃试剂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土壤或环境中,需委托具备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过程需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规范要求。处置完成后需留存处置单位出具的合规处置证明,建立废弃试剂处置档案,确保全程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