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总磷测定仪的消解池是样品反应的核心区域,若残留污染物附着,会导致加热不均或交叉污染,直接影响测定精度。消解池清洁需遵循特定流程,结合其材质特性与污染类型,采用科学方法去除残留物质,同时避免损伤池体。 一、清洁时机需合理把控 每次实验结束后,需立即对消解池进行基础清洁;连续使用超过 8 小时,应暂停操作进行深度清洁;若发现池内有明显沉淀或变色,需随时清洁。长期停用前,必须完成彻底清洁并干燥保存,防止残留物质腐蚀池体。日常应建立清洁记录,明确清洁时间、操作人及污染情况,便于追溯维护状态。 二、清洁前准备需确保安全 首先切断仪器电源,待消解池完全冷却至室温(通常需 30 分钟以上),避免高温操作导致烫伤或清洁剂挥发。准备专用清洁工具:软质海绵(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专用中性清洁剂(如实验室专用去污剂)、去离子水及干燥用无尘布。若池内有顽固化学残留,需提前准备对应中和试剂(如酸性残留用弱碱性溶液中和),但需确认试剂与池体材质兼容。 三、清洁步骤需按规范执行 先用去离子水冲洗消解池 3 次,初步去除表面浮尘及松散残留。将稀释后的中性清洁剂倒入池内(液位约覆盖池底 2 厘米),用软海绵轻轻擦拭内壁,重点清洁角落及加热模块接触区域,避免用力摩擦导致池体划痕。对于附着的顽固污渍,可浸泡清洁剂 10-15 分钟后再擦拭,禁止使用锋利工具刮除。清洁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少 5 次,直至流出水无泡沫残留,最后用无尘布吸干池内水分,或倒置消解池自然晾干。 四、特殊污染需针对性处理 若残留有机物较多,可先用少量乙醇擦拭内壁,再按常规步骤清洁;若有磷酸盐结晶沉淀,可用稀硝酸(浓度 5%-10%)浸泡 20 分钟后冲洗,但需控制浸泡时间,避免腐蚀池体金属部件。清洁含重金属残留的消解池后,废液需单独收集处理,不可直接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五、清洁后检查与维护不可忽视 清洁完成后,需检查池体是否有划痕、变形或腐蚀痕迹,若发现异常需及时报修。确认池内无水分残留后,方可重新启动仪器,首次使用前建议空运行一次加热程序,确保加热均匀。日常存放时,可在消解池内放置干燥硅胶包,防止潮湿环境导致霉菌滋生。 需避免的错误操作包括:高温状态下直接清洁、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用硬质工具刮擦池体、清洁后未彻底干燥即使用等。遵循以上方法,可有效保持消解池洁净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总磷测定提供稳定的反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