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台式总氮测定仪进行浓度测量需遵循规范流程,以确保数据准确性与仪器稳定性。整个操作过程可分为前期准备、样品处理、仪器操作及数据记录四个核心环节,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细节。 
首先需检查仪器状态,确认电源连接稳定,开机后观察显示屏是否正常启动,预热仪器至规定时间(通常为 15-30 分钟),确保光学系统与温控模块达到工作状态。同时,准备好配套的试剂(如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盐酸等),检查试剂保质期及纯度,避免因试剂变质影响测量结果。实验器皿需提前用无氨水清洗 3 次以上,去除残留杂质,防止引入干扰。 取适量水样注入专用反应管,按比例加入消解试剂,轻轻摇匀后旋紧管盖,避免液体渗漏。将反应管放入配套的消解装置中,按照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通常为 120-124℃下消解 30 分钟)进行加热,使水样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盐。消解完成后,需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指定的中和试剂,充分混匀以终止反应,确保溶液 pH 值符合测量要求。 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用擦镜纸擦拭比色皿外壁,去除水渍与指纹,避免影响光路透射。将比色皿放入仪器的比色槽,确保放置方向正确且卡位稳固。在仪器操作界面选择对应的测量程序,先对空白样品(用无氨水按相同流程处理)进行校准,待仪器显示空白值稳定后,依次测量标准溶液与待测样品。测量过程中避免触碰仪器面板或比色槽,防止光路偏移。 仪器显示测量结果后,及时记录浓度数值及测量时间,同时记录仪器工作状态与环境温度。测量结束后,取出比色皿并立即清洗,反应管需按危废处理规范处置。关闭仪器前,先关闭加热及光学模块,待仪器冷却 5 分钟后再切断电源,最后整理实验台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为后续数据追溯提供依据。 需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实验手套,避免试剂接触皮肤。若出现测量值异常(如超出标准曲线范围),需重新取样检测,并检查试剂配比与消解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维护,可有效保障长期测量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