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总铅监测仪通过特定化学试剂与水样中总铅发生反应,结合光学或电化学原理实现总铅浓度的实时监测,其调试质量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设备运行稳定性,需遵循系统化流程,完成设备各模块的功能校准与协同优化。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是基础 首先需确认设备安装环境符合要求,确保环境温度稳定在 5-35℃、相对湿度低于 85%,避免阳光直射、振动及腐蚀性气体干扰;其次检查设备供电电压是否与额定电压一致,连接线路是否牢固无松动,进样管路、试剂管路是否存在弯折、泄漏情况;最后准备调试所需的标准溶液(如不同浓度的铅标准储备液、空白试剂)、校准用工具(如移液器、精密 pH 计)及设备说明书,确保标准溶液在有效期内且浓度准确,工具经计量校验合格。 二、核心模块的分步调试是关键 第一步为进样系统调试,启动设备进样程序,观察进样泵的运行状态,确认水样能按设定流量稳定进入反应池,无气泡产生或流量波动,同时检查进样管路的清洗功能,确保清洗后管路无残留样品;第二步为试剂添加系统调试,设定试剂添加量与添加时序,验证试剂泵是否能精准输送试剂,无滴漏或剂量偏差,确保试剂与水样在反应池内按比例充分混合;第三步为反应系统调试,调节反应池温度至说明书规定的反应温度(通常为 25-30℃),监测搅拌装置的转速,保证反应体系均匀,同时检查反应时间控制模块,确保反应时长符合试剂反应要求,避免因反应不充分或过度影响检测结果;第四步为检测模块调试,若为光学检测原理,需校准光源强度与检测器灵敏度,确保光源波长稳定在特征检测波长,检测器能准确捕捉反应后的光学信号;若为电化学检测原理,需对电极进行活化与校准,保证电极响应灵敏。 三、性能校验是调试效果的重要保障 完成模块调试后,通入空白试剂进行零点校准,待设备读数稳定后,将零点值调整至说明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随后通入已知浓度的铅标准溶液进行跨度校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样,记录设备检测值,对比检测值与标准值的偏差,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通常不大于 ±5%),需重新调整检测模块参数或试剂添加剂量,直至偏差符合要求;同时进行重复性校验,对同一浓度的标准溶液连续检测多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确保设备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四、调试后的异常处理与记录不可忽视 若调试过程中出现进样故障、试剂添加异常或检测值偏差过大等问题,需先排查管路是否堵塞、试剂是否变质、模块参数是否设置错误,逐步定位故障原因并针对性解决;调试完成后,详细记录调试日期、使用的标准溶液浓度、各模块参数设置、校准结果及故障处理情况,建立设备调试档案,为后续日常维护与校准提供参考,同时将设备切换至正常运行模式,观察 24 小时内的检测数据变化,确认设备运行稳定后,方可投入正式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