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氨氮测定仪在常规废水检测中使用的试剂需满足反应特异性、稳定性及灵敏度要求,通过系列化试剂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废水中氨氮含量的精准测定,其核心试剂包括显色剂、掩蔽剂、缓冲溶液及标准溶液等,各试剂在检测流程中承担特定功能。 显色剂是实现氨氮可视化检测的关键试剂。其与废水中的氨氮成分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颜色深浅与氨氮浓度呈比例关系。显色剂需具备高选择性,仅与氨氮发生反应,避免废水中其他共存物质的干扰,同时需保证反应产物颜色稳定,在检测时段内不易褪色或变色,确保吸光度测量的准确性。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的显色剂种类不同,需根据仪器采用的检测原理选择适配的显色剂,以保障反应效率与显色效果。 掩蔽剂用于消除废水中干扰物质的影响。常规废水中可能含有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成分,这些物质会与显色剂发生副反应,或影响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导致显色异常。掩蔽剂通过与干扰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或改变其化学形态,使其失去干扰能力。掩蔽剂的添加需控制用量,过量可能影响主反应的进行,不足则无法完全消除干扰,需根据废水基质特性确定最佳添加量。 缓冲溶液是维持反应体系酸碱度稳定的重要试剂。氨氮与显色剂的反应需在特定 pH 值范围内进行,pH 值偏离会导致反应不完全或产物不稳定。缓冲溶液通过自身的酸碱平衡能力,抵制废水基质带来的 pH 波动,将反应体系的酸碱度控制在最佳范围。缓冲溶液需具备足够的缓冲容量,确保在不同酸碱度的废水样品加入后,仍能维持体系 pH 稳定,同时其成分不得与显色剂、氨氮发生反应,避免引入新的干扰。 预处理试剂用于提升废水样品的检测适应性。对于浑浊、含有悬浮颗粒物的废水,需使用絮凝剂或助滤剂进行预处理,通过絮凝沉淀或过滤去除颗粒物,避免其干扰吸光度测量。部分废水中含有余氯等氧化性物质,会破坏显色剂的活性,需添加还原剂将其还原去除,还原剂需易于与氧化性物质反应,且反应产物不影响后续显色反应。预处理试剂的选择需结合废水性质,确保预处理过程不损失氨氮成分,不引入新的氨氮污染。 标准溶液是校准仪器与验证检测准确性的基准试剂。包括系列浓度的氨氮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液,储备液用于配制工作液,工作液则用于绘制标准曲线,校准仪器的检测响应。标准溶液需采用高纯度的基准物质配制,浓度准确且稳定性好,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可长期保存。使用时需按浓度梯度稀释,确保各浓度点分布均匀,覆盖常规废水的氨氮浓度范围,以保证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 试剂的储存与使用需遵循规范。多数试剂需避光、低温储存,防止光照、高温导致试剂分解或变质,影响反应性能。开封后的试剂需密封保存,记录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时需按规定剂量添加,采用专用移液器具,避免不同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同时注意试剂的腐蚀性、毒性,做好防护措施。 这些试剂的协同应用,为台式氨氮测定仪的常规废水检测提供了化学基础,确保仪器能准确、稳定地测定废水中的氨氮含量,为废水处理与环境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