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污泥浓度检测仪深度清洁操作规范
时间:2025-06-14 14:03:19   访客:172

在线污泥浓度检测仪的深度清洁是保障测量精度与设备寿命的核心环节,需针对光学系统、机械部件及流体通道三大模块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以下为系统性实施方案。

一、光学系统深度清洁

(一)光学窗口清洁

预处理:使用压缩空气(压力≤0.3MPa)吹扫光学窗口表面,去除松散颗粒物(残留颗粒直径≤50μm)。

溶剂选择:采用异丙醇与去离子水1:1混合液作为清洁剂,禁用含氯溶剂(避免腐蚀光学镀膜)。

擦拭工艺:使用无尘布(等级Class 100)蘸取清洁剂,沿单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擦拭,擦拭路径重叠率≥50%,重复3次后用干燥无尘布吸干残留液体。

透光率检测:清洁后使用便携式透光率仪(测量范围0-100%,精度±0.5%)检测,透光率恢复至初始值的95%以上为合格。

(二)光源与探测器维护

防尘罩更换:每季度更换光源防尘罩(材质为超细玻璃纤维,过滤效率≥99.97%),安装时确保密封圈压缩量达30%-40%。

光路校准:每半年使用标准衰减片组(透光率梯度10%-90%)进行光路校准,调整光源电流使输出信号与标准值偏差≤2%。

暗电流测试:关闭光源后测量探测器暗电流(≤0.1nA),超标时需清洁探测器表面或更换光电元件。

二、机械部件深度清洁

(一)刮擦器系统维护

拆卸清洗:松开锁紧螺母后取出刮擦器组件,使用软毛刷(直径≤2mm)清除机械缝隙积垢,刷洗压力≤0.1MPa。

润滑处理:在活动关节处涂抹食品级硅脂(粘度300cSt),涂抹量控制在0.05-0.1mg/cm²,确保动作阻力≤0.5N。

复位精度校验:安装后使用千分表检测刮擦器复位误差(≤0.02mm),超差时调整限位块位置。

(二)外壳与密封件清洁

外壳去污:使用中性清洁剂(pH值6-8)擦拭外壳,禁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清洁后表面粗糙度Ra≤0.8μm。

密封圈更换:每年更换O型密封圈(材质为氟橡胶,硬度70±5 Shore A),安装时涂抹硅基润滑脂(厚度0.1-0.2mm)。

三、流体通道深度清洁

(一)管路清洗

反向冲洗:使用去离子水以2L/min流速反向冲洗采样管路(持续10分钟),压力传感器监测冲洗压力(≤0.5MPa)。

化学清洗:每季度进行酸碱循环清洗(0.5%盐酸溶液循环30分钟,后用0.5%氢氧化钠溶液循环30分钟),清洗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电导率≤5μS/cm。

流速校准:清洗后使用标准流量计(精度±1%)校准采样泵流量,误差≤5%为合格。

(二)过滤器维护

滤芯更换:根据压差表读数(初始压差≤0.02MPa,报警阈值0.08MPa)及时更换滤芯(过滤精度50μm),新滤芯需进行完整性测试(气泡点压力≥0.2MPa)。

滤杯清洁:拆卸滤杯后使用超声波清洗机(40kHz,10分钟)去除附着物,清洁后目视检查无残留。

深度清洁操作需遵循“先光学后机械、先拆卸后组装”原则,操作人员需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线≥90分)。清洁完成后需进行48小时连续运行测试(测量稳定性≤±3%),并建立清洁档案(记录清洁时间、操作人员、检测数据)。通过系统化清洁管理,可确保设备测量误差≤±5%,故障间隔时间(MTBF)延长至5000小时以上。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