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视角看黑臭水体污染防治路径
时间:2025-02-08 08:57:39   访客:251

从政策视角看,黑臭水体污染防治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

制定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制定了《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相关《行动方案》,指导地方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发现问题、分清责任、跟踪督办,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监管与评估:

国家加强了对城市黑臭水体的清单管理,通过卫星遥感、群众举报、断面监测、现场调查等方式,精准识别突出问题和工作滞后地区。

建立了水质监测网络和水体环境管理机构,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体环境质量状况。

二、地方层面的政策响应与实施

制定地方行动方案:

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省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这些方案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明确了治理目标、任务和措施,并督促地方限期整改。

加强设施建设与管理:

地方层面加强了污水处理厂、生态湿地等设施建设,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

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如河道保洁、活水和生态修复等制度,并保障了运行管理的专项资金。

三、具体的污染防治措施

排放源控制:

加强排污口监管,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生产、工业、居民区等不同场所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和管理。

禁止非法排放行为,对违法排放行为严厉打击。

清淤疏浚与水质净化:

定期对水体进行清淤疏浚,减少淤泥、杂草等杂物,保持水体畅通。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浓度。

水生态修复:

在水体周围建立生态湿地,增加植被种植和引进水生生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

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水体治理的积极性。

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从政策视角看,黑臭水体污染防治路径需要国家与地方相结合,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和监管评估机制;同时加强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并采取具体的污染防治措施,如排放源控制、清淤疏浚与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以及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有效改善黑臭水体的环境质量。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