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总氮测定仪的取样流程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基础环节,需通过规范化操作控制样品采集、保存及预处理过程,避免外界干扰与样品性质改变,为后续检测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水样。 
一、取样前的准备工作需全面细致 首先需根据监测目标确定取样点位置,确保点位能反映水体整体的总氮水平,避开死水区域、排污口正下方等局部异常区域。准备专用取样器具,包括聚乙烯或玻璃采样瓶、移液管、采样勺等,器具需提前用硝酸溶液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三次以上,去除残留氮素。检查取样器具的密封性与清洁度,避免破损或污染影响样品质量。同时,准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防止取样过程中试剂或水样接触皮肤。 二、取样操作需严格遵循规范 到达取样点后,先观察水体状态,若存在表面漂浮物或沉淀,需在水体混合均匀处取样,必要时轻轻搅动水体后再采集。采样瓶需先用水样冲洗三次,确保瓶内无残留杂质,冲洗时水流沿瓶壁缓慢注入,避免剧烈冲击产生气泡。取样量需根据检测需求确定,通常为采样瓶容积的 80%-90%,预留空间便于后续摇匀操作,取样过程中避免瓶壁沾染污染物,若不慎污染需重新取样。采集表层水样时,采样瓶需垂直插入水面以下一定深度,防止表面漂浮物进入;采集深层水样时,需使用专用采样器,确保水样代表性。 三、样品的预处理需及时进行 取样完成后,若水样浑浊需立即进行过滤处理,使用 0.45μm 孔径的滤膜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避免颗粒物中的氮素干扰检测结果。过滤过程中需确保滤膜完全贴合过滤器,避免水样未经过滤直接流入接收容器。对于含有余氯的水样,需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去除余氯,按比例加入后轻轻摇匀,放置片刻待反应完全。预处理后的水样需立即标记,注明取样时间、地点及预处理方式,防止样品混淆。 四、样品保存与运输需控制环境条件 预处理后的水样需在低温(0-4℃)条件下保存,避免光照直射,防止微生物活动导致氮素形态转化。保存时间需严格控制,通常不超过 24 小时,若无法及时检测,需加入硫酸调节 pH 值至 2 以下,延长保存期限,但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运输过程中需确保采样瓶密封完好,避免颠簸导致水样溢出或污染,同时保持低温环境,可使用冷藏箱存放,温度波动控制在 ±2℃范围内。 五、取样后的收尾工作不可忽视 取样完成后,需将剩余水样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特别是含有预处理试剂的水样需按危废处理。清洗取样器具,晾干后分类存放,避免下次使用时交叉污染。及时记录取样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水体颜色、气味变化等,作为后续数据解读的参考。将水样尽快送至实验室,交接时核对样品信息与状态,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未受污染或变质。 整个取样流程需全程记录,建立取样台账,详细记录取样点位置、时间、取样人、水样状态、预处理方式及保存条件等信息,确保过程可追溯。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流程,可最大限度减少取样环节对总氮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台式总氮测定仪提供可靠的样品基础,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