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氨氮测定仪测量过程中,样品交叉污染会直接导致检测数据失真,需通过系统性措施从样品处理、操作流程到设备维护全环节进行防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阶段的污染防控是首要环节。需使用专用采样容器,不同样品的容器需严格区分,避免混用。容器在使用前需经过彻底清洁,先用洗涤剂去除残留杂质,再用蒸馏水冲洗 3 次以上,必要时采用硝酸溶液浸泡消毒,确保无氨氮残留。采集样品时,需遵循 “先低浓度后高浓度” 的顺序,减少高浓度样品对低浓度样品的干扰。若需连续采集不同来源的样品,每次采样前需用待采样品冲洗容器 2-3 次,避免容器内壁残留的前序样品影响检测结果。 实验器具的清洁与专用化管理是关键。比色管、移液枪头、容量瓶等直接接触样品的器具需专人专用,按样品批次或类型分组存放,禁止交叉使用。使用后的器具需立即清洗,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除可见污染物,再用专用清洗剂浸泡,最后用无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妥善存放。对于检测高浓度氨氮的器具,需单独清洁并标记,避免与低浓度样品器具混放,必要时采用高温灭菌处理,彻底去除残留氨氮。 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可有效减少污染风险。移取样品时,需使用一次性移液枪头,每处理一个样品更换一次枪头,避免枪头残留导致的交叉污染。向比色管中添加试剂时,需沿管壁缓慢注入,防止试剂飞溅至管口或外壁,若发生飞溅需立即用洁净纸巾擦拭干净。实验台面需分区使用,设置样品处理区、试剂准备区和检测区,各区器具不得混用,台面每次实验后需用无氨蒸馏水擦拭,去除可能残留的氨氮物质。 试剂管理与使用需严格把控。不同批次或浓度的试剂需分开存放,标记清晰,避免误用。配制试剂时需使用无氨蒸馏水,容器需经过严格清洁,避免引入外源氨氮。向多个样品添加试剂时,应采用单独的移液工具,或在每次移液前用试剂冲洗工具 3 次,防止工具携带的样品污染试剂瓶。试剂瓶开启后需及时密封,避免空气中的氨氮进入试剂,影响后续检测。 仪器维护与清洁是长期防控的保障。测定仪的比色槽需定期清洁,每周至少用无氨蒸馏水擦拭一次,若检测高浓度样品后,需立即用专用清洁剂清洗,去除可能附着的氨氮残留。仪器内部的光学部件需避免接触样品或试剂,若不慎污染需用镜头纸蘸取无水乙醇轻轻擦拭,防止腐蚀部件。每次实验结束后,需对仪器表面进行清洁,确保无样品或试剂残留,长期不用时需加盖防尘罩,避免灰尘积累。 质量控制措施可验证防污染效果。每批样品检测时需同时设置空白对照,使用无氨蒸馏水作为样品,若空白值异常升高,说明存在交叉污染风险,需排查污染源并重新检测。定期进行平行样测定,若平行样结果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需检查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器具清洁是否彻底。通过持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污染隐患并调整防控措施,确保检测过程的无污染状态。 通过上述多环节的防控措施,可有效避免台式氨氮测定仪测量时的样品交叉污染,为氨氮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坚实保障,满足环境监测、水质分析等领域对数据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